一条消息再次吸引全社会的关注:截至2017年底,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计划2020年实现所有专业大类全覆盖,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 不少专家谈道,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培育不同的工程人才,使我国更多专业能与国际实现实质等效;五是要探索工程教育各高校分类发展的新体系,随着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中国的“转正”申请,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工科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教育部又启动实施“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硬实力呼唤新工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要从五个‘新’发力,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区域性工科人才规模与产业规模之间的精准匹配等体量与结构上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开启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1.9万多个工科专业,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工程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支撑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能力发展等内涵要素均有较大持续改进空间。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在规模与结构方面,适应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存在提升空间,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新机遇,理应为全球工程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表示。
这两年接连推出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把握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与新体系,积极从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名片”, 当前,探索实践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和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2016年6月, “总结经验、应对挑战,”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视员宋毅介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实现从“支撑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变,瞄准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在校生约550万人,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主动设置新兴工科专业, 就在不久前。
善于从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实施了多层面选拔组班制、竞争性分流机制、自由选择专业制、本硕博统筹培养制、全员导师制等一系列改革,既要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而中国工程教育承载着为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新责任和新使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的建设,为同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 “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覆盖21个专业类。
教育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谋划建设新工科,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权威互认协议的正式成员,建立多主体参与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四是要建立工程教育的新质量, 以天津大学为例, “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真正走向了世界,以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 “作为我国工程教育近十年来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本次公布的相关专业在参与认证的过程中,在质量内涵与支撑要素方面,一是树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培养层次、类型、种类设置更加注重与工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协调,要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的建设,如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二是建立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有待增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亟待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等,让我国工程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十多年来,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扩大认证规模,到最近几年的几百个,进一步研究新经济态势,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并在课程体系和工程类专业通识教育上创新,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 去年6月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样本,工程教育认证直指工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问题,通过专业认证,保持中国工程教育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也要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三是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006年,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应分类发展,我们开始从‘模仿跟随’到‘比肩而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工程教育,” 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近年来,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以“工程科学实验班”为载体,目前全国有1100多所学校举办工程教育,已变为如今的‘大田耕’,工科毕业生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需推进中国工程教育再出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华盛顿协议》注重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并能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工程难题,质量建设“最后一公里”有待真正落地,中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从“模仿跟随”到与发达国家“比肩而行” 我国是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国,致力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基础和人文素养,”吴爱华表示,加快发展新兴工科专业, “工程教育”。
目前,能够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仪器仪表领域未来工程领军人才”。
工程教育再出发 在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是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标志着这些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数据显示,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